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以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⒘?,古為肅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設政,1945年10月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縣民主政府,1993年8月劃歸雞西市領導,1996年10月撤縣設市。
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以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⒘?,古為肅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
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完達山南麓,烏蘇里江的西岸,全市總面積9330平方公里,地理坐標處于北緯45°23′至46°36′,東經132°11′至133° 56′之間,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少雪;夏季短促,溫熱多雨;春季多風,易干;秋季多雨降溫迅速,易秋澇早霜。年平均氣溫3.8℃,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7.9℃,歷年極端最低溫度為-34.7℃(1990年1月27日);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1.5℃,極端最高溫度為38.2℃(2010年6月25日),年平均蒸發量(小型)為1042.8mm,年平均降水量為585.5mm(最多降水年份為1981年,年降水量為849.1mm,最少降水年份為1986年,降水量為358.5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個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4.2%。全年日照為2343.1小時,大于等于10度積溫(活動積溫)為2654.7℃,無霜期為14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年平均風速為2.7米/秒,歷年最大風速23.0米/秒,全年主導風向NNW,受大陸季風影響,在春秋兩季多為3-5級偏西風。融雪在2月下旬,結凍期約180天左右,歷年最大凍土深度175厘米(1986年),平均年雷暴日數20天。
【水利資源】虎林水資源豐富,境內有烏蘇里江、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等28條河流,地表水徑流量為10.63億立方米;虎林市共有大小坑塘、泡沼467個、水庫6座。地下水總儲量為44.7億立方米,允許開采量11.6億立方米?!旧仲Y源】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北部完達山區和中部殘丘漫崗,森林覆蓋率為24.6%。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狹長山麓邊緣的緩坡,主要建群植被為小葉樟。在烏蘇里江的沿岸和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下游的河漫灘、牛軛湖、線形洼地以及廣闊的低平原多為沼澤及草甸植被?!镜V產資源】虎林市已發現礦產20種,有煤、油頁巖、鐵、銅、鈮鉭、金、泥炭、滑石、蛇紋巖、飾面用輝長巖、磷、石墨、硅石、磷鉀、水泥用大理巖、粘土、建筑用石、建筑用砂、磚瓦用粘土、礦泉水,其中已探明資源儲量和表外儲量的10種,已開發利用的6種;煤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59億噸;油頁巖資源儲量6.5億噸;巖金保有資源量8000千克;煤、油頁巖、巖金是虎林市的優勢礦產。
-
虎林文化歷史進程
一、漁獵文化:烏蘇里江是歷史上“肅慎”、“女真”、“滿”、“赫哲”族人發祥地、祖居地。早在7000多年前,女真人始祖烏布西奔媽媽就帶領部族從烏蘇里江源頭處渡江,追尋太陽升起的地方,并留下“新開流”史前文明。赫哲人沿襲著女真人的游牧漁獵的生活習性,一直到今天。二、闖關東文化自19世紀末和20紀初開始,虎林開始實行“招墾”政策,闖關東者紛至沓來,闖關東的人以山東和遼寧人為主,因此虎林出現了人類語言學中較特殊的“方言島”現象。移民的中原文化與赫哲漁獵文化結合起來,形成了特有的“極邊高寒”生活樣態。三、紅色文化:1933年1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戰爭時期,堅貞不屈的虎林人民與抗聯七軍一同譜寫了抗聯精神。震驚中外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虎林人民與邊防部隊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神圣領土,又譜寫出珍寶島精神。四、軍墾文化:1958年,十萬復轉官兵相繼挺進北大荒,虎林是向北大荒深處進軍軍墾的大本營,先后有四萬多官兵戰斗在虎林,筑就北大荒精神。1969年,三千余名知青從祖國各地來到邊陲虎林,把青春和生命融入了這片荒原,進一步豐富了“軍墾文化”,拓展了虎林的人文精神。
-
交通簡介
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三江平原腹地,古為肅慎地、赫哲族世居地,1946年建縣,1996年撤縣設市。轄1個街道辦事處、7鎮4鄉,駐有省屬6個國營農場、2個森工林業局,總面積9334平方公里。全市公路總里程3722.97公里,其中農村公路2221.36公里(縣道38.037公里、鄉道1063.67公里、村道1119.653公里)。2019年獲得 “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國示范縣稱號。全市擁有營運客車183輛、貨車5016輛、等級汽車客運站4家(一級1個、三級3個)、公共汽車經營企業2家、出租汽車經營業戶8家,共有運營公交汽車72輛、出租汽車1110輛,有客運線路88條,其中農村客運線路63條。
-
虎林市五虎山森林公園
五虎山森林公園位于市區北部,曾是青少年義務植樹基地,原有樹種以云杉、樟子松為主。2010年市委、市政府投資400余萬元,啟動了五虎山森林公園建設一期工程,完成了五虎山森林公園大門,山頂主亭、山腰上的四個副亭及2000㎡停車場,3000㎡彩色混凝土壓花游覽甬道,1000余㎡的砼路面等硬質景觀建設和綠化景觀建設。在山腰處建設了五虎山森林公園的標志性雕塑—五福呈祥(五虎)群組雕塑。五虎山森林公園建設二期工程于2017年7月開工建設,10月末完工,投資230萬元,完成人行道路1807m,其中外環道路1342m,內環新建道路465m,石板人行道175m,木棧道55m,新增園林燈93盞,西側上山臺階207步,觀景平臺一處,約50㎡,石砌擋墻座椅79m,安裝音箱20個,監控攝像頭30個,在2018年春季,種植50000株落葉松,18000株紅松,1000株彩葉樹,300株常綠云杉?,F正進行宿根花卉播種工作,播種鼠尾草,虞美人,矢車菊等宿根花卉10000余平方米。通過改造,公園的觀賞性得到提升,增加了休閑空間,實現了人工和自然、空間和時間上的有效搭配,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集休閑、健身、娛樂、觀賞為一體的綜合場所。
-
虎林市城市規劃
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東、東南以烏蘇里江和松阿察河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東北與饒河縣交界,西與密山市毗鄰,西北與寶清縣接壤,全市總面積9330平方公里?;⒘质惺请u西市域副中心,是以綠色產品加工業、旅游業、醫藥業為主的生態型園林口岸城市。規劃遠期2030年虎林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為17.7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為2040.79hm2,人均城市建設用地114.97m2。城市規劃區范圍,涉及虎林鎮、東誠鎮和寶東鄉三個鄉鎮,具體為,東至東誠鎮永豐村東界,西至寶東鎮太山村西界,北至虎林鎮行政邊界,南至穆棱河南岸虎林鎮行政邊界。城市規劃區的總用地面積為148.90km2。結合城市空間發展策略,采用生態基底保護和生態廊道穿插的方法,創建“背靠青山、面臨綠水,一城居中”的山、水、城相互交融的風水格局,形成“四區、四廊、兩軸、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
-
虎林市城區道路概況
虎林市城區共有主次干道37條,其中主干道23條、次干道14條,面積達747989㎡,總公里數為42公里。城區內貫穿東西的主干六條,解放街、建設街、勝利街、愛民街、工業街、北興街;貫穿南北的有平安路、安居路、大眾路、郵政路、紅旗路、中心路、市場路、東山路等17條,另有育新路、育才路、教育路、稅政路、安樂路等14條次干道,還有繞城環路南北外環兩條。城區內有三個可以供市民休閑娛樂健身的廣場,分別是吉祥廣場、文化廣場、站前廣場。為確保能更好的保證市民出行,大部分城區道路已經升級改造,道路使用功能齊全。
-
經濟概述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圍繞“生態強市,美麗虎林”建設目標,應對挑戰,克難攻堅,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回升向好。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8個,躋身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縣、農業機械化全程示范縣。工業經濟持續提升。實施雞西市百大項目18項,完成投資8.4億元。創新招商模式,年內新簽約項目11個,引進到位省外資金4億元。第三產業蓬勃發展?;㈩^旅游景區成功晉級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我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外貿企業發展到78家,對外貿易額實現8.56億元、增長21.4%。建成“分得多”“點我同城”等本土電商服務APP,物流企業發展到41家,電商物流實現鄉鎮全覆蓋。城鄉面貌全面改善。實施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5個,完成老舊城區給水管網改造、供熱管網改造等項目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村級污水處理站5個,農村改廁4542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1%,新增分類垃圾桶2.3萬個,建設垃圾分揀中心85個,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民生保障不斷加強。全年民生支出24.8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6.6%。
-
百大項目簡介
重點圍繞綠色食品、生物醫藥、健康養老等主導產業,實施雞西市百大項目18項,其中新開工項目10項,續建項目8項,完成投資8.2億元。新建項目:1、虎林市明創悅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康醫養項目;2、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亞信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糧食倉儲物流項目;3、虎林市宏斌米業有限公司稻谷生產線擴建項目;4、虎林市寶石山米業有限公司稻谷生產線擴建項目;5、綠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綠色食品水稻精深加工項目;6、黑龍江全樂制藥有限公司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生產線建設項目;7、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尊合米業有限公司稻谷生產線及倉儲設施擴建項目;8、虎林市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9、虎林新源電力有限公司分散式風電項目;10、虎林市福鴻林山產品經營有限公司即食山野菜加工項目。續建項目:1、虎林市興泉新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質秸稈固化成型燃料及秸稈生物菌肥項目;2、清河泉生物質能源熱電有限公司2×15MW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3、“金雞歸巢”產業孵化園項目;4、黑龍江北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塑編及彩印包裝項目;5、黑龍江菇友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木耳深加工項目;6、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贏糧糧油加工有限公司稻米精深加工及倉儲設施建設項目。
-
虎林經濟開發區簡介
黑龍江虎林經濟開發區地處虎林市區東南部,與市區緊密結合,地勢開闊平坦,交通便利,外環路與方虎公路、建雞高速相連,距興凱湖機場150公里、吉祥口岸65公里。開發區前身為虎林市省級工業示范基地,于2010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建立,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2011年被評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2014年2月8日經省政府批準晉升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目前,正在積極爭創省級重點經濟開發區、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 開發區規劃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內設生物制藥、綠色食品加工、倉儲物流和對俄經貿4個產業園。近年來,累計投資4億元,實施了道路硬化、供排水、污水管網鋪設等基礎設施建設,3.05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實現了“七通一平”,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開發區已入駐浙江娃哈哈集團、湖北福娃集團、北京匯源集團、中糧集團、珍寶島藥業等30家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綜合效益好的企業,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達55億元。全部達產達效后,年可實現產值80億元、利稅9.92億元。2018年,開發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4億元,稅金2.78億元。 2019年重點推進金雞歸巢項目、污水處理廠項目以及積極謀劃工業蒸汽項目。
-
科技
(一)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制定《虎林市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辦法》《關于新時代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方案》等政策,使我市科技創新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活躍度大幅度躍升。(二)主體培育突破性發展一是發展科技型企業。建立培育庫,宣傳科技型企業享受優惠政策,2020年入庫登記科技型中小企業13家,位居雞西地區首位。二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送政策進企業,引入中介機構開展服務,組織企業參加全省高企培育網絡培訓會,提高申報成功率。發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三是支持企業建設研發機構。推動項目、資金、人才等向企業聚集,建成省級科技創新中心3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三)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組織科技計劃項目的深入實施,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有效對接,向上級組織申報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后補助資金等科技資金,截止2020年累計為企業爭取779.5萬元。(四)成果轉化水平提升一是強化成果引進。加強與東北農大、省農科院等高校院所對接,引進水稻深加工、秸稈綜合利用等最新成果35項,向單位、企業推介,滿足企業科技成果需求。二是強化成果對接。幫助企業與科研單位對接,2020年我市眾孚木業與省中醫藥大學藥劑學院簽訂了《生態木質廚具抑菌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協議》,珍寶島藥業引進中國中醫科學院等成果6項,簽訂合同金額1.64億元。
-
虎林文化歷史進程
一、漁獵文化:烏蘇里江是歷史上“肅慎”、“女真”、“滿”、“赫哲”族人發祥地、祖居地。早在7000多年前,女真人始祖烏布西奔媽媽就帶領部族從烏蘇里江源頭處渡江,追尋太陽升起的地方,并留下“新開流”史前文明。赫哲人沿襲著女真人的游牧漁獵的生活習性,一直到今天。二、闖關東文化自19世紀末和20紀初開始,虎林開始實行“招墾”政策,闖關東者紛至沓來,闖關東的人以山東和遼寧人為主,因此虎林出現了人類語言學中較特殊的“方言島”現象。移民的中原文化與赫哲漁獵文化結合起來,形成了特有的“極邊高寒”生活樣態。三、紅色文化:1933年1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戰爭時期,堅貞不屈的虎林人民與抗聯七軍一同譜寫了抗聯精神。震驚中外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虎林人民與邊防部隊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神圣領土,又譜寫出珍寶島精神。四、軍墾文化:1958年,十萬復轉官兵相繼挺進北大荒,虎林是向北大荒深處進軍軍墾的大本營,先后有四萬多官兵戰斗在虎林,筑就北大荒精神。1969年,三千余名知青從祖國各地來到邊陲虎林,把青春和生命融入了這片荒原,進一步豐富了“軍墾文化”,拓展了虎林的人文精神。
-
虎林市社會保障工作總體情況
虎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始終堅持以“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為工作主線,多年來高標定位,強化責任,創新方法,穩步推進各項工作。一是統籌城鄉就業,大力開展“五送”工作,全市累計城鎮新就業人數達2500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萬人以上,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單位400余戶,基本實現應保盡保。三是優化人才結構,全市高技能人才875人,域內初中級技能人才達到8000人以上。四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監察依法維護農民工權益,大力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勞動仲裁堅持“有案必立、立案必查、快速辦案、公正處理”的原則,實現靈活、快捷辦案,及時受理、按時審結。五是提升服務效能,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14個窗口可為百姓辦理就業、社會保險等80余項業務,為辦事群眾提供“一站式,一條龍,一體化”服務。
-
虎林市對外貿易往來概況
一、外貿進出口規模2021年上半年,虎林市注冊備案的外經貿企業達81戶,較去年增長3戶,2021年1-9月全市對外貿易總額預計達10.66億元,同比增長81.4%。近五年對外貿易進出口規模(億元)20172018201920202021(1-9月)對外貿易總額5.56.27.19.110.66同比增長348.8%13.7%17.5%28.9%81.4% 出口商品小百、服裝、大米、機電小百、服裝、大米、機電小百、服裝、大米、機電小百、服裝、大米小百、服裝、大米、機電 進口商品大豆、木材、凍魚、牧草大豆、木材、凍魚、牧草大豆、木材、凍魚大豆、木材大豆、木材 二、對俄貿易情況虎林市對俄貿易主要以進口大豆、木材為主,大豆、木材進口量占全部進口商品量的93%以上。其他通過虎林口岸進出口的有機電設備、農作物種子、凍魚等。2021年參與對俄貿易的企業6戶,其中2戶為進口落地加工企業。三、口岸情況虎林口岸位于市區東南58公里,與俄羅斯馬爾科沃口岸對應,1993年5月18日正式開通,是國家一類陸路客貨運輸口岸,擁有進口糧食、木材及水產品資質。
-
虎林市對俄合作交流概況
一、開展的境外投資合作情況遠華、茂盛等企業在境外承包林地33萬畝,年采伐量達5萬噸,加工量3萬噸;瑞金盈、瑞金盈等企業在境外開發種植土地70.2萬畝,糧食年產量達8萬噸。參與對外投資的企業主要有厚沃德(中醫院1所及農業種植1萬畝)、眾鑫(農業種植4.5萬畝)、星好(農業開發13.5萬畝)、東方鑫(農業開發37.5萬畝)、瑞金盈(農業開發10.7萬畝)、松海(農業開發3萬畝)茂盛(林業開發13萬畝)、遠華(林業開發20萬畝)。二、服務貿易合作情況虎林市茂盛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向俄羅斯輸出勞務,務工人員參與境外木材采伐、加工,包括采伐工,鋸手、機械維修工人等。同時該公司還進行境外運輸服務?;⒘质袞|方鑫經貿有限公司。該公司向俄羅斯輸出勞務。務工人員參與境外種植、倉促等工作,包括農業種植員,倉儲員、機械維修工人等。
-
友好城市
達里涅列欽斯克市(伊曼市,1972年改為現名),位于大烏蘇里卡河畔,與我市虎頭鎮隔烏蘇里江相望,是濱海邊疆區木材加工中心之一,總面積7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72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萬人,市中心人口約3.8萬人。俄聯邦大學在此開設了經濟專業學院。達里涅列欽斯克市曾兩次榮獲濱海邊區中等城市設施完善稱號,并被納入濱海邊區旅游線路中。城市經濟以木材加工為主。 列索扎沃茨克 (俄語意為是森林加工廠)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一座城市。坐落于烏蘇里江畔。與中國黑龍江省虎林市隔江相望,人口42,200人(2005年估計);42,185人(2002年人口普查);37,000人(1972年)。于1938年設市。列索扎沃茨克市盛產曲柳、椴木、柞木等軟硬雜林木,是濱海邊區木材加工業的中心之一,城市面積3063.7平方公里,有21個居民點,市區面積62.92平方公里。市內有21家企業,烏蘇里斯克木材廠始建于1924年,下設18家公司。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